浙博开年大展“放大招” 部分文物仅限展一个月
清代皇帝喝的茶长什么样?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为何能被拍出上亿天价?杭州哪一位名人的著作上能看见苏轼、乾隆的亲笔题字?……本周五,一场以“茶”为主题的大展——“故宫·茶家乡 茶文化精品文物展”即将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演出,展览集结了不少从故宫博物院远道而来“出差”的瑰宝,有些更是初次出故宫对外展现。1月7日,展览举行了媒体探营活动,记者提早打听了一番。
从一楼临展厅进口进入,沿着红墙一向往里走,在第二展区“茶:宋清贡茶”,摆放着一整面展架的茶叶,城外龙井芽茶、龙井茶、人参茶膏、阳羡茶、碧螺春茶、春茗茶等十余种清代存世贡茶。有用锡器装的、也有用陶罐装的,凑近了仔细看,还能看见盒子外杂乱繁琐的精巧纹样。
与之相对的一侧,“大圣遗音琴”安静又奥秘,通体出现栗壳色,散发着古拙低沉的光辉。这把琴诞生于安史之乱时期,即使历经千年风雨,琴身仍旧完美。
但谁能想到,“明珠”也有蒙尘的阶段,“在故宫博物院的档案中,这件文物曾被记载为‘破琴一张’,直到后来角度鉴宝专家的收拾,才发现这是一张非常宝贵的唐代古琴。”
在第三展区,还有一件重磅展品(《林逋行书自书诗卷》),集结了名家真迹,著作的主人是从前的杭州人——林逋。作为其时“反内卷”第一人,林逋中年时期隐居于西湖旁,因“梅妻鹤子”被我们所熟知。
纵览《林逋行书自书诗卷》,清楚明了,上面印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印章和题字,其间就有杭州“老市长”苏轼和“章总”乾隆的真迹。
“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林逋这种隐世的日子,他曾六下江南,每次都会带上这幅诗卷。关于现代人来说,林逋的诗卷更像是一个‘留言板’,能够让我们正真看到从宋代到清代不同书法家的落款,展现了别的一种跨时空对话。这件文物也是初次出宫展现。”郭涛说。
本次展览聚集创意茶文化开展的两大顶峰年代——宋与清,以“宋人与茶”“清人与茶”为头绪,以茶为经,宋徽宗与清高宗的年代背景为纬,交织对置,编织出一幅艳丽的茶之画卷。
现在,展览各项筹备工作已根本完毕,本周五就会和市民朋友碰头。展览坐落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一楼临展厅A,将继续至4月6日。
大展共设六个展区,聚集故宫博物院藏114件(套)宝贵文物及相关史料,包括书画真迹、器物瑰宝、存世贡茶、古籍善本。比方,“蔎:四家与茶”展区,展出了黄庭坚、米芾等人的书法真迹。关于书法爱好者来说,是个千载一时的时机。
除了很多平常难得一见的藏品,大展打破性地将历史文物与今世审美交融,营建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沉溺空间。经过“宋与清”的文物叙事和“古与今”的视觉表达,出现创意茶文化两大顶峰年代的喝茶面貌、人文精神、审美高度与艺术成果。
不过,出于对书画文物的维护,部分文物仅限展出一个月,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你们能够经过“浙江省博物馆”官方微信大众号购票前往。